1)117.红薯凉粉_二人森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飘天文学

  今年的夏季比去年更为忙碌。

  何田养的蚕陆陆续续上山结茧后,制作新的橱柜、窗子的工作就得暂时先放一放了。

  蚕蛹在蚕茧中静静地发育,大约十五天左右,就会变成雪白的蚕蛾,咬破蚕蛹,爬出来,震颤着翅膀求偶了。

  要想缫丝,必须在它咬破蚕茧之前,不然,蚕茧一破,就没法缫出连续的丝了。

  但是,十五天只是个约数。有些蚕蛾一周后就会羽化,破茧而出。

  正因为这样,何田家那本关于养蚕的书里,还记录了一些当时蚕农判断蚕茧中的蚕蛹发育程度的经验,还有怎么延迟蚕蛹出茧的方法。

  因为何田的几批蚕宝宝不是同时孵出的,当然也就不是同时上山的,这些判断方法就没用了。

  她不敢冒险,还有三个竹匾中的蚕没上山呢,她就在现有的蚕茧中挑出了留种的,留在竹枝上,其他的通通摘下来。

  易弦从工具窝棚里搬出来缫丝机,在大锅里烧上热水,等水滚了,可怜的蚕茧一筐一筐被倒进去,何田拿着那只小竹扫帚,袅起第一束丝,穿过缫丝机上方的竹子辘轳,不停摇动手柄,就有了连绵不断的雪白丝线。

  易弦把自己的记事本拿出来,先坐在何田旁边观察了一会儿,又亲自上手实践了一会儿,在本子上又画又写。

  “明年我们多做一台缫丝机。”易弦把本子递给何田,自己坐在缫丝机前,让她休息。

  缫丝不算是很费体力的活儿,但是要一直用沸水,被热热的水蒸气熏着,何田鬓角额头都是汗珠,双颊红红的。

  她擦一把汗,“多做一台也行。不过咱们就这么点儿蚕茧,不做也可以。”

  易弦可不这么想。

  “谁知道呢,没准明年我们的蚕茧是今年两倍还多呢。那不仅得再做一台缫丝机,还得想办法怎么改造改造,不用人工呢。哎,你说,我们用水力行不行?在山涧边引个水渠,或者直接在水边盖个缫丝工坊,水引进去,推动水车,就把丝给缫好了!”

  他说着,何田就用碳条在他本上画开了。

  两人一边说一边畅想,越想越觉得可以折腾折腾试试。

  “过去很多磨坊建在水边,后来都不磨面粉了,都改成纺棉花的了,不也是利用水力吗,那缫丝肯定也行。”

  “不过那得要很多很多很多蚕茧才派得上用场啊!咱们这点蚕,就算明年翻两倍也不够。”何田连说三个“很多”来强调,她小手一挥,“别急着建什么磨坊了,咱们先移栽回来几棵桑树,等家附近也有一片桑林了,蚕丝磨坊的事儿才算有影了。”

  易弦停下摇辘轳的手,看看何田,笑了,“你找着怎么移栽桑树的方法了?”

  何田很有底气地笑,“那当然。我把那本养蚕的书研究透了!”

  易弦逗她,“那书破破烂烂的,缺页少角的,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