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九章_古代奋斗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观想要维持下去不单纯,说白了,就必须要有教徒有信众有香火。

  一个道观若连信徒都没怎么活得了?

  人的信仰这回事姜彤想不出办法来改善,这个勉强不来。

  再说她自个儿还是个门外汉呢,压根就没那本事。若真那么简单有好的办法,太元观经历了这么几代早就该做旺起来了,不说越来越兴盛怎么着也不至于落魄至此才是。

  然而事实正好相反。

  太元观非常落魄。

  原因倒是能猜出来有几个,一来是近年佛教盛行,这京城附近的小寺庙宇不知凡几,许多百姓一窝蜂信奉了佛教,道家自然就没落了。

  再有就是,这太元观没经费,几个殿年久失修,外观看上去总不那么气派,自然不讨喜。

  有得选择大家自然选择好的,称心如意的。

  所以说太元观被淘汰实在是各种原因堆积在一起促成,并非偶然。

  现如今,也不过附近两个村子偶尔来个把人,不过农户庄稼人也不富有,就算能添两个香油钱但也不多。

  姜彤觉得,现在除非是有个什么特殊大事来骤然提高太元观的人气名声,否则这地方很难翻身,几乎不可能。

  前走崇明寺挡着,后还有无数个小庙宇道观竞争。

  姜彤知道,太元观里的道姑多半都是无父无母的孤儿,或者有那贫困极了养不活孩子又不愿意将孩子卖身为奴的,也会寻摸些庙宇道观将孩子送去,好歹是条活路。

  太元观将近四十来口人,大的有,小的,七八岁的道童也有。这么多张嘴就靠租出去的十亩田租子,真心难养活。

  寻了个空闲,姜彤就叫了个小童来问话,问她们每日除了每日做早课还有没有别的事。

  那小童只说,“除了做道法,大家该会去山里捡柴火,或者挖些野菜野果回来,除此之外没甚旁的事。”

  这也是她们这些道姑自小在观里长大见识少,学的东西少,来来去去就是道观的东西。

  所以虽知道现下困难,却也没想过改变的法子,只知守着传下来规矩。

  要姜彤说,都快过不下去了,应该另琢磨些生计才是,但道观里大多数道姑都比较温顺木讷。

  姜彤在这道观附近很是转了几日,然后又去问了旁人,后面那块山坡地是无主的还是她们道观的?

  那人说是太元观的地产。

  姜彤过去踩过也扒拉过那块地的土壤,结果还不错,那片山坡地地势较高,泥土松软又干燥通风,其实很适合种些番薯之类的作物。

  番薯对土地要求没不高,亩产又不错,如果将那几亩山坡地种上番薯,收了粮食不拘是自己吃还是卖,总能让观里人填个饱肚子,不自至于每日只喝稀粥。

  姜彤估摸着自己能想得到这主意,她师傅那些人未必就想不到。

  又不是真的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如此,然为何这么多年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