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三十二章 榜贴到_鸡飞狗跳的农门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度过了漫长的炎炎夏日,就进入了丰收的秋季。

  韩得平开始带着人收割旱稻,等稻子收上来,再过段时间又该摘棉花,庄园里的山楂也开始发红,长工们忙的热火朝天。

  每到这个时候,光光就乐的合不拢嘴,因为这些都会变成大把大把的银子入账。

  光光正在山楂工坊里看着工人们加工食品,这时有门房找了过来:“二姑娘,二姑娘,县里的衙役领着走报的人来送榜贴了。”(所谓的走报,是古代依附于科举而存在的一种职业。

  通俗点,就是送“录取通知书”的。

  像会试乡试放榜的时候,考官们会将中试者的姓名书写在约长五寸、宽两寸半的黄花笺上,花押其下,外面再套上大帖子,帖面写好姓名——这便是当时正式的录取通知书“金花帖子”,又名“榜帖”。)

  光光一听,顿时喜上眉梢,她赶紧边走边说:“去人叫老爷回来没有?”

  “已经有人去了。”

  光光到了大门口,韩得平已经匆忙的回来了,他头上还戴着下地用的草帽呢,林氏小棉唐城等人也都走了出来。

  村子里其他听到锣鼓鞭炮声的人也都陆陆续续的往这边赶。

  众人都是一脸的喜气洋洋,这衙役带来的两个走报的捷子是京城来的。

  他们问清了谁是韩孝正的父母后,得知韩得平竟然是个做官的,忙跪倒磕头报喜:“恭喜贵府韩孝正公子殿试得中二甲进士第二十八名。”(送报的捷子,既有官府指定的官方走报者,还有民间抢报人——他们的目的便是抢在官方捷子到达前,向考生索取赏金。)

  韩得平和林氏听了大喜过望:“你说啥?二甲?”

  走报的二人也是喜笑颜开,那好听的恭维的话就像不要钱似的:“我们是私报,官报还在后面。您淮阳府这个镇上还有一位贡士中了二甲头名。”(参加会试的都是举人,录取后称为贡士,只有贡士才有资格参加殿试,殿试分三甲,一甲三名,分别为状元、探花、榜眼。

  二甲取若干名,赐进士出身。

  三甲取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林氏一听,就笑眯了眼:“是旭哥。”

  光光一点也不意外,王旭的成绩一直都是比孝正好的多的,孝正比他晚启蒙读书好多年,要不是有窦辛禀这个前朝探花郎悉心教导,他肯定是不会有那么好的成绩的。

  韩得平就询问:“你们去镇上的王家报过没?”

  “我们已经去报过了。”

  韩得平高兴的大手一挥:“来,都有赏。”

  韩福就让人端来了准备好的白银,走报的二人分别赏赐了一百两白银,带路的衙役也赏了十两报的。

  两个走报的人都傻眼了,他们走报那么多年,就是有那大户人家,最多给个几十两,这个韩家竟然这么大方豪富,他们想着,以后只要有淮阳府籍的举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