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四十章 新的出路_大秦:躺平的我,被祖龙偷听心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用说,这个主意是秦江给胡亥出的,为此嬴政还专门将他召进皇宫了一趟。经过秦江的解释,嬴政意识到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一个拉拢全国读书人的机会。

  要知道,现在读得起书的人几乎全部都处于处于中产阶级,他们自认自己满腹经纶学富五车。

  但却得不到赏识,时间久了谁知道会不会出现那种既然你看不上我,那我就转投他国的奇葩。

  对于当前的局面嬴政自然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毕竟实话实说这些人才算是大秦国的根本。

  而科考的出现无疑是给嬴政指了一条新的出路,他之所以看着胡亥举行科考,一是为了检验他的能力,二则是看看这个科举究竟如何。

  失败了对大秦也没啥影响,要是成功了他便可以推行全国,两父子之间的事怎么能用摘桃子来形容呢,对不对?

  在隋唐时期阻拦科考的势力大抵可以分为三部分,一为世家门阀,他们长时间掌控着地方,在朝堂上也有一言之地,地方上的官员也多为他们家中的子弟。

  二为贵族,不过他们本就与国同休,之所以这样多是随大流。

  三为官员,前面就有说过,那时的官员多为世家子弟,天然的瞧不上寒门弟子,认为自己与他们一起共事是对自己的侮辱。

  不过,现在嘛,以上这三条根本不存在。

  大秦现在实行的是“强干弱末”的国策,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将地方上的世家大族迁入关中,到时候他们敢跳,朝廷就能将他们全家迁入关中。

  说白了,大秦现在根本就不存在世家门阀生长的土壤。

  至于贵族,大部分都是一些眼高手低的货色,到不了给他们一些好处就是。再说他们为何要反对科考?

  要知道现在读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要拜老师之外,家里还要有藏书,有好些书籍因为各种原因现在都成了孤本。

  而这些孤本又大多藏在这些家伙们手中,等闲根本不会示众。要是在占据了这么大的优势的情况下还不如寒门,那就活该他们没落了。

  至于官员,说实话他们巴不得朝廷推行科考呢,要知道大秦现在实行的是举荐制度,新的官员多由地方官员举荐而来,但是这么做也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

  这样就大大得限制了国家的发展和疆域的扩张。为此嬴政之前还专门下过诏令,要求地方官员每年都要给朝廷举荐定量的人才。

  甚至将之与他们的政绩挂钩,但是地方的官员们真的是宁愿自己被斥责批评丢掉官位,都不愿意向朝廷举荐人才。

  因为这时候举荐人才是要负连带责任的,要是自己举荐的这个人日后犯了大错,或着直接干脆造反了。

  那么举荐他的这个官员最少都要落得个识人不明的下场,那么他的官场也算是混到头了。

  如此一来他们为什么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