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零六章 国于我有份三_骑驴仗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纪厚答道。

  长寿点点头嘱咐道:“把那些肯做事会做事的人挑出来。现在咱们就是缺人啊。”

  “相州向南就是郭药师的地盘了。那一段水渠不疏浚船只就不能进出祖龙河。”曾纪厚说道。

  “当然是好说好商量的跟郭大将军谈了。如果说不通再来硬的!永济渠通了,大批粮食和盐就可以南下,丝绸茶叶就可以北上,难道他不愿意获利吗?”长寿答道。

  “就怕朝廷又挑拨他与咱们过不去。”曾纪厚担心的说。

  “郭药师已经吃过一次亏了,这一次不会再上当了。再说,他现在带领着常胜军占据着京城,朝廷会怎么看他,难道他心里没有数吗?没有我们的帮忙,朝廷如果对付他,他就完蛋了。”长寿答道。

  “让那些出工的百姓吃饱。工钱每天足额发放!”长寿嘱咐完这句话就飘然回盐山了。

  蔡松年从乌骨大军兵败他被流民军抓住到现在快半年了。他一直待在盐山的盐场。

  他的父亲蔡靖原来是大楚国的燕山府府尹。可是张令徽投降乌骨人的时候,蔡靖带着儿子蔡松年也投降了乌骨人。

  现在,蔡靖和一家老小还在乌骨人的上京。只有蔡松年一个人在这里。

  他在盐场教教孩子读书识字然后就是看着盐碱地上遍野白花花的芦花发呆。

  他的父亲带着他和全家投降乌骨人,现在如果他再投降大楚国那么面对的将是众口一词的唾骂。

  连他自己都看不起这样反复无常的小人。

  更何况他的家人现在都在乌骨人手里。如果蔡松年投降大楚国,他的家人必死无疑。

  蔡松年坐在茅草屋里正在发呆,长寿面带微笑的走进来。

  “蔡公子正在想怎么作诗吗?”长寿问道。

  “我哪有什么心情作诗?”蔡松年答道。不过案几上放着几张草纸正是这些天来他写的诗词。

  长寿随手拿起一张轻轻的念道:“吾生有几事无涯,清夜漫漫叹物华。”

  “好诗啊!”长寿赞叹的说道。

  蔡松年十来岁的时候就是大楚国家喻户晓的神童,写出来的诗果然非同凡响。

  大楚国科举考的是诗赋和策论。石再亮屡次不中恨恨不已。

  不过作为一个旁观者,长寿也能看出来石再亮在诗词和文章上的功力的确一般。

  当然,这样的话他是绝对不会跟石再亮说的。

  “把你的诗词都给我。我替你传播出去。你回乌骨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就快到了。”长寿说道。

  “刘自量的事也是你有意传播的吧?果然是好手段!”蔡松年问道。

  刘自量就是刘大柱。他的事迹现在河北诸州广泛流传。

  粮食自取自量,银钱自主放进木匣之中。买粮食的时候连掌柜都看不见。所以百姓现在都称呼刘大柱为刘自量。

  很多人特地从外地到乐云买粮食。自己用木斗称好粮食倒进袋子里面,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一扬手哗啦啦的把银钱扔到木匣之中。背起粮食转身昂首阔步的离去。

  卖粮以义,买粮以诚。这就是我们民风淳朴的河北百姓!

  听到蔡松年的问话长寿没有回答只是嘿嘿的笑着。

  刘大柱现在卖粮应该不亏钱了。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