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七章 韩信墓_寻龙迷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色还未放明的时候,叶知秋正站在韩信墓前感慨万千。

  韩信墓位于西安城以东灞桥,史籍中记载在古长安城城东三十里处,民间传言这里只是埋葬着淮阴侯韩信的身躯。

  当年韩信是大汉开国功臣,其军事才能举世无双,平生未尝一败,汉高祖刘邦评价他为“战必胜,攻必取”,拜为大将军,灭秦破楚,开创了大汉王朝。

  可惜他功劳太大,名气太响,所谓功高震主,刘邦登基后先将他的齐王改封楚王,削弱其势力,后来更是借口有谋反之举,直接降为淮阴侯。

  但是他的才华和名气依旧遭人嫉恨,因为害怕他在刘邦死后谋反,在汉高祖十一年,借高祖远征之际,吕后与萧何合谋将韩信骗入长乐宫,在钟室之中以谋反罪名将韩信斩杀。

  吕后斩杀韩信之后,派人将他的首级送去见汉高祖刘邦,适逢刘邦班师回军,正至山西境内,见韩信首级大哭,乃就地埋葬。

  故而山西有一座韩信墓,乃是埋葬着他的首级,而西安灞桥的这座韩信墓,仅仅是埋葬着他的身躯而已。

  在他的墓前有一所小庙,不过香火稀少,年久失修,已经接近倒塌了。不过依稀可见堂前挂着两块木牌上刻着褪色的对联: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这“一知己”当然指的就是韩信的好友,汉丞相萧何。当初韩信在项羽帐下不被重用,后来投奔刘邦依旧不得赏识,于是想要别投他处。是萧何看出他的绝世之才,月夜追韩信,劝回了他,并向刘邦力荐,拜他为将,才有了后来的不世之功。

  但是正是这个萧何在后来利用了他的信任将他骗进了长乐宫中,致使他身首异处。这才是“生死一知己”。

  而下联的“两妇人”前一个指的是在韩信落魄之时,一个在河边洗衣的漂母把自己的饭菜赠与他吃,他才不致于饿死。

  后一个自然指的就是心狠手辣,设计在长乐宫钟室中斩杀韩信的吕后了。真正是“存亡两妇人”。

  寥寥十字,高度概括了韩信一生中的重大转折。

  而小庙之后就是韩信的墓,这是一座五丈见方的奇形古冢,两侧有四棵千年古柏覆盖其上,状似云盖,好一派帝王气象!

  在墓旁有几块石碑,年代已久远,不过却题刻满了历代文人骚客前来吊唁拜祭留下的墨宝。

  其中最著名的一首当然是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写的《韩信庙》了:

  将略兵机命世雄,

  苍黄钟室叹良弓。

  遂令后代登坛者,

  每一寻思怕立功。

  叶知秋此刻站在石碑之前,低声反复吟诵着这首诗,心里涌动着一股悲凉的感觉。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也许是所有为人臣子的最终下场,强如韩信,纵然有通天之才,也逃不过这个宿命。

  回想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殚精竭虑几十年,为了皇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