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九十三章 内外汹汹_宋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余怒未消的模样。

  “于公,泾原虽说不是离了大哥就垮了,但以他在泾原一路的声望,在军队,在诸羌中的威信,都是保持泾原稳定,边关不乱的法宝。于私,我们到底还是一家人,这么闹有什么好处?”徐卫“推心置腹”。

  徐六对堂弟的意见不发表评论,反而是笑道:“九弟,你是战场上杀人如麻的方面统帅,怎也有一副菩萨心肠?前些日子你凤翔府被围,父亲大人调泾原兵相救,大哥来没有?说句不中听的,大哥和我们虽然是兄弟,但毕竟……你晓得。”

  徐卫一时无言以对,不是他不知道说什么,而是他心里想的不方便说。他替徐原说话是出于兄弟感情么?有,有那么一点,但更多的,则是着眼于自己的立场。徐大是陕西军中的一个不确定因素,而徐卫需要这个不确定因素。

  别看现在宋金议和,暂时结束了战争,而大宋也通过这次议和,放弃了一直坚持的恢复大业,逐渐转为偏安。但是,狼烟虽然熄灭,但大宋的生存环境却更加恶劣了。不是说议和了,就不打仗了,通过这次战争,女真人确立了其压倒性的军事优势。悬在大宋头上的那把利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具有威胁性过

  朝廷虽然决定议和,但议和不是说战事结束了,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就算是耿南仲,想必他也非常清楚,议和只是权宜之计,就算想偏安,也必须要有足够的军事实力作后盾。

  在这个大环境下,进一步提高武臣的地位和权限那是势不可挡的。历史上,宋金在“绍兴和议”后,收了韩世忠、张俊、岳飞三大将的兵权,并制造了岳飞的冤狱。但要知道,在当时,金军和伪朝几次大规模地进攻,都以失败告终,宋金两国的实力处在一个平衡点上,谁也奈何不了谁。

  而现在的宋金态势显然有着天壤之别。处在女真人高压下的南朝,就算不想恢复故土,也必须尽最大努力来保全目前的局面。放在陕西来说,武臣地位的拔高,有可能体现在,会出现一位不但主持军事,甚至能对其他方面拥有话语权的武臣。

  这在原先的历史上,不是没有例子。比如刘光世岳飞等大将,都曾经当过原本政枢二府大臣才能充任的“宣抚使”。不但节制军队,对地方政治也拥有裁夺之权,还可以任免辖区内所有官吏,且不受监司的监察。

  现在的陕西,由武臣来充任宣抚处置使,或许还有难度。但很有可能会立一位军事主官。这个人选,只能在陕西现有将帅中产生。那么比较一下现在陕西四帅,徐大无疑是资历最老,实力最强,威望最高的,他本该属于最佳人选,但是出了这件事,他主持陕西军事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舍此之外,还有姚平仲、刘光世、和自己三个人。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