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三十九章 镇江来人_宋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个军早就在秦凤了。但徐原和王倚两个虽然表示支持,但在数额上却有些为难。商量了一下午,最终敲定,北路和西路各抽万余兵力,加徐卫的三个军,共计四万余部队。

  这军事会议的第一天,完全是徐绍在发号司令。此后的数日,才算真正的商量讨论。那就是针对一些细节和程序。总之,前后持续了五六天,这场对陕西局势产生重大影响的军事会议才宣告结束。宣抚处置司规定,两个月之内,各路招讨司的官员要配齐,今年之内,直属部队要在秦州集结,并从各路征调统兵官。明年上半年,这一系列的改革要落到实处。

  徐绍在会议上,首次公布了他经略陕西的构想。明确表示,从今往后,陕西要厉兵秣马,三五年之内,必然掀起反攻的浪潮逐北夷出八百里秦川

  这场军事会议可以说是出人意料的顺利,没有什么波折。一来是因为徐绍本人的魄力和威望,二来当然和徐大徐九的支持脱不了关系。徐绍当然也不想仅仅依靠亲族这层关系来驾御西军,而是从制度上加以完善,这是非常难得的。

  会商完毕后,将帅们各回防区。很快,宣抚处置司派出的官员就到达各地走马上任。各招讨司也按上级命令,挑选了部队准备发往秦州。在选派将领的问题上,徐卫经过深思熟虑,推荐了“二王”上去,王彦和王禀。这两人都是他麾下的大将,任何一个都可以独挡一面。放在南路招讨司有些屈才,不如送上马扶一程,也好为日后打个铺垫。

  徐绍对这支部队的组建给予了极大的重视。部队由他亲掌,委任徐卫举荐上来的王禀为都统制,其余如徐洪、徐胜、王彦等俱为统兵大将,各有晋升。至此,徐绍在陕西发动的这一场改革,自上而下,全面发动开来。

  转眼间到隆兴四年,宋金两国在连年征战之下,在这一年保持了短暂的和平。其实女真人是没办法,国内的权力斗争影响了对宋作战。最终,这场争斗以兀术执掌燕京枢密院而宣告结束。

  粘罕很是气恼,可也没有办法。正是因为陕西金军的连战连败,让他在朝中处境被动。虽然仍保留“都元帅”的职务,统管军事,但燕京枢密院被兀术抢走,也就宣告着,以后针对大宋两河中原的军事行动,不再受他直接控制了。而兀术也成功地打破了因为其兄长斡离不去世而造成的粘罕一家独大的局面。

  在女真人争权,无暇南顾的同时。大宋也没有闲着,赵桓南巡后,将大宋的政治中心完全移到了江南。并通过一系列改革,整顿了其父在位晚期的诸多弊端。政治上通过设立“详议司”,淡化中书省的行政枢纽作用。军国大事,由皇帝召集执宰大臣于详议司讨论,形成决议后,发往有司执行。

  军事上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