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2章 避之不及_清穿之幼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罗云毅能够重视起来,沈佳岸已经很高兴了,不过事情还需要时间,沈佳岸也就先回去了。

  回去后沈佳岸就亲自去了一趟梧桐花苑,作为一个知县,去拜访一个商人,幼清算是有面了。

  幼清也挺惊讶沈佳岸的到来,两人之间合作居多,按理说现在一切走上正轨,他不应该过来呀。

  “沈大人怎么来了?”

  还是亲自过来了?真是纳闷。

  沈佳岸笑了笑,说道:“有个好消息要跟你说。”

  好消息?

  她能有什么好消息?

  “大人请说。”

  “上次你派人送去我那里的农具罗知州觉得不错,已经开始跟知府大人上报了,如无意外,那些农具在整个大清范围内都有可能用上,要是真如此,尤公子功不可没,到时候我定然要跟知州大人报上尤公子的名字给朝廷,这般功劳,应该予以嘉奖,朝廷若是明白了农具的大用处,必然也会重赏公子。”

  幼清闻言自己一个“咯噔”,这对她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她一个紫禁城在逃“嫔妃”,要什么朝廷的嘉奖,她不需要那玩意儿。

  幼清赶紧拒绝道:“大人,那农具我既然送给了大人,那便是大人的功劳,这个功劳我可当不得,大人以后可莫要在提及此事。”

  语气颇有些“避之不及”。

  听的沈佳岸忍不住纳闷,朝廷的嘉奖,这对商户来说那可是大好事,活招牌,怎么就不想要呢!

  “尤公子可知朝廷的嘉奖意味着什么?”

  这个幼清自然知道,要是她不是从紫禁城出来的,去蹚这趟水也不要紧,虽说她这改了名,但是幼清和尤清,别人瞧不出什么来,就怕宫里那个知道她名字的人多想。

  她还想多过几年清闲日子呢!

  紫禁城,那里的生活她消受不起。

  “大人,我志不在此,能让梧桐花苑在云南杨名,我已然知足,农具一事,大人就当我不存在便是。”

  沈佳岸还是觉得奇怪,不过见她这避之不及的态度,想着兴许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幼清帮他良多,他也不会“恩将仇报”去窥探她的隐私,这事便过去了。

  一转眼,康熙二十五年已经过了三个月,京城的天气回暖,太皇太后的情况却越发不好了。

  太医说,也就这两年了。

  这样的消息对康熙而言无疑是悲伤的。

  康熙和太皇太后关系说亲密无间吧?

  也说不上,两人本质上立场就有些不同。

  太皇太后出身蒙古科尔沁,她心里有大清,盼着大清好是真的,但是心里装着娘家,希望娘家能够繁荣也是真的。

  要不然顺治朝的后宫也不会有那么多蒙古嫔妃。

  康熙能够掌权亲政,太皇太后功不可没,没有她的教导,康熙哪怕再天赋异禀,也不可能十来岁就能斗得过几个几十岁的的辅政大臣。

  但是这份感情也是真的。

  得知这样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