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七章:治国安邦之术_洪武年间小神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库。

  玻璃镜子比铜镜好,售卖的前景很好。以臣估计,光是在这应天府中,每年所得就是一个巨量数字,更别说售卖海外了。

  如果陛下不想浪费时间,可以采用盐引之法,让商人们从陛下这里取货,然后在规定的地方售卖。”陈松耐心的说着,朱元璋认真的听着。

  “接着说下去!”朱元璋说道。

  “陛下,臣再以玻璃镜子为例。

  如果某天,天下需要大量的玻璃镜子,那玻璃厂就要扩大。玻璃厂扩大,需要的工人势必增加。需要的工人多了,那么那些无地之人就多了一条活路。

  臣知道如今天下土地够用,可如今有了土豆和红薯,估计在不远的将来,人口数量将会暴增,陛下不可不早做打算。

  玻璃镜子越热销,工厂的效益就越好。

  因为是朝廷开办,所以收益直接归为朝廷。那么朝廷就可以用玻璃镜子赚取的银子安稳地方,安置老弱孤寡,开办学堂,开办惠民药局。

  玻璃厂的收益高了,陛下就可以减免天下农税。

  当然了,到了那个时候,商人数量也会增加,所以臣之前就说过,三十税一的税率低了,而且必须要对商人进行监管。

  ……”

  陈松只是以玻璃厂为例,用玻璃厂来替代官办工厂,朱元璋也能听明白。

  朱元璋眯着眼睛思考着陈松这番话,说实话,这话听起来确实有些惊世骇俗,可仔细想想,却又非常有道理。

  人人都说老朱家看不起商人,可是这个说法实在是流于表面。

  洪武初年,朱元璋制定三十税一的税率,就是为了鼓励商业。

  郑和七下西洋,满朝文武都说朱棣好大喜功,耗费无数。

  可是,如果真的耗费无数,朱棣是闲的没事干吗?

  朱棣登基时,靖难之役打了那么长的时间,不说当时的财政已经崩溃,朝廷也确实拿不出来多少钱。

  如果真的如朝臣所言,朱棣哪来的钱征伐草原?难不成出征的士兵不吃饭,吃西北风吗?

  七下西洋如果真的不赚钱,为啥朱棣一边下西洋,一边北伐草原?

  永乐年间,朱棣修北平皇宫,北伐草原耗费钱粮无数。

  如果只靠国内的税收,想要支撑起这些,不说做梦,也是够呛。

  朝臣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朱棣不带着他们玩,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只能看着那些钱流入朱棣的口袋。

  朱元璋脸上的表情不停的变化,时而沉思、时而忧虑、时而兴奋。

  “你说的很有道理,但如果被朝臣听了去,肯定会骂你。

  对了,你说这个宝钞迟早要垮塌又是怎么回事?现在宝钞还算普遍,并没有什么垮塌迹象。”朱元璋指着奏折上关于宝钞的部分,问道。

  陈松道:“陛下,臣在奏折上说,金银本无价值,它是用来衡量货物时才拥有价值。

  同样的,宝钞也是。宝钞就是一张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