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6章三国援日(第一更)_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压制。

  其二则是围城打援。攻击珍珠港只是诱饵,目的是引美国残余的本土舰队来救。然后联合舰队在半途击之,全歼残余的美国海军。至于最难啃的瓦胡岛珍珠港要塞,则是作为长远目标长期围困,然后一点一点地敲开这个坚硬的乌龟壳。

  八月份时,日本联合舰队就开始体整,为了九月份发动的夏威夷攻势做准备。

  按计划。攻击的时间是九月十五日。

  而在九月三日,随着驻菲律宾的美军放下武器向日军投降,美国在菲律宾的势力完蛋,这一情报也再次震动了整个美国。而在同一天,中苏德三家经过秘密会谈。也定下了在太平洋战争中“援助日本”的调子。

  当然,所谓的援助只是好听的说法,本质上是借出售日本急需的战争物资,借机将日本榨干。

  日本要和美国人在太平洋上打长期战,首先要解决的是石油供应问题。

  历史上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从1942年到1944年,总计获得了五百万吨左右的石油,其中1942年188万吨,1943年233万吨,1944年107万吨。这些石油大部分得自苏门达腊的油田。而历史同期,美国一年石油消费量就超过一亿吨,苏联也有一千五百万吨以上,哪怕是严重缺油的德国,一年成品油的消费量也超过了六百万吨(主要是合成汽油)。

  日本就这点石油供应能力,还妄想挑战美国海军,实在是找死得不能再找死。

  尽管占领了苏门达腊油田,但日本本土仍然之所以无法获得更多的石油,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海运能力不足,二是自身炼油能力有限。

  而这个被穿越者改得面目全非的位面,由于苏门达腊地区已被英国人强吃了,并没有落到日本手中,日本仍然无法解决石油供应自主权的问题。到目前为止,日本的石油供应仍然卡在英国手里。

  中苏德三国会谈,谈论主要议题之一,就是在燃油问题上“帮”日本一把。

  苏联是三国中最大的产油国,并且在库页岛地区开发出了油田。而临近日本的中国,去年也刚刚开发出了大庆油田。北戴河会议后,中苏两方主动联系日本,表示愿意以“友好”的价格向日本出售大量燃油以及现成的成品油。石油产量丰富的苏联人,更牛气哄哄的喊出了“只要出得起钱,要多少给多少”。

  对于油管被英国控制的日本来说,中苏两国的“好意”是天大好消息。这几个月来,日本海军虽然在太平洋上风光无了发,但燃油消耗量也是巨大。夏威夷和日本本土距离甚远,大舰队行动时消耗的油料更是巨大,大舰队出动时,几十万吨的重油眨眨眼就用光了。

  尽管目前英国人依旧顶住美国人的压力向日本提供石油,但只有一条油管供应,日方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