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九章 总有一个是第二_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海底,战斗仍在进行着,不过相比于陆地,海底的战争更多的还是沉默中的较量,当爆炸声响起的时候,也意味着较量的终止。

  作为洛杉矶级潜艇编队的指挥官,此刻正为目前舰队所陷入的窘境而紧皱眉头,中国人的干扰并没有干扰导航多长时间,实际上,对方的强磁场和强音源的干扰,仅仅持续了短短的几分钟,可,就是在这几分钟的时间里,敌人的身影却从海底消失无踪。

  战争就是这样,一切战斗都从发现开始,任何消灭敌人的前提,首先都是要找到敌人。而现在,中国人却忽然从眼前消失不见。

  “这才是他们真正的意图吧?”敌人忽然的消失,让洛杉矶编队的指挥官在略感意外之后,随后释然,虽然敌人消失不见,但不意味着他们就占据了优势。胜负并非取悦于你在明处还是暗处,而是取决于,你到是否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对于中国人的举动,指挥官认为这不过是中国人拖延时间的办法,中国人始终无法面对占据优势的美军舰队,这也是他们避免正面对抗的办法,中国人并不想决战,实际上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了,他们只是想拖延,原因很简单,被困在波斯湾内的舰队,是禁不起拖延的。

  敌人藏身,不代表没有应对的招数,指挥官认为,只要集结舰队向海峡前进,攻敌所必救,那么,他们必然不能逃避,而会主动出击,选择决战。

  想到这里,指挥官下达部队集结前往预定海域的命令,作为远距离通讯的手段,鱼雷的梯次爆炸成为可以几乎同步传输数据的办法,在他的命令下,几枚鱼雷以固定的频率接连射出发射管,随后在远处的海域爆炸,巨大的爆炸声,几乎被所有潜艇的被动声纳接收到,但只有美军舰队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几乎在接收到信号的同时,所有潜伏在预定区域内的洛杉矶级也在同时纷纷启动,将航向同时调整向霍尔木兹海峡,随后缓缓向海峡的方向游去。

  敌人发出的信号,也被张伟同时接收到,对于这种传递的模式,张伟很清楚,而这种方式,也通常意味着潜艇大规模的配合行动。敌人的反应在张伟的预料之内,说实话,对于以现有的潜艇编队对抗敌人,张伟确实没有必胜的把握,这并非地面作战,人的作战意志可以弥补一些武器装备的落后,在海底,一海里或是几分贝的差距,实际上都会导致迥异的结果,张伟也想与敌人决战,但他很清楚,这种想法只是因单纯的血性所驱动,本身并不具备可操作性。

  当然,这也不意味着,张伟会因此放弃与敌人交锋,或者说,只是为了拖延时间而放任敌人。如果这么理解张伟,才是大错特错。

  “消灭敌人才是最好的拖延办法。”张伟如是说道,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