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四章 冥顽_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谓民族的个性,通常是由庞大而相似的个体个性所构成的。例如中国人崇尚的平和和礼仪,构成中华民族涵养而礼仪的民族特性,又例如,日本人个体的虚伪和阴暗,构成他们民族个性中的极端和残忍。而对于印度人来说,他们由长期的高种姓制度和对女性长期歧视的社会习惯所构成的自大和目空一切,导致了他们的民族具备着罕见的自以为是和自以为是。

  自从第二次对印作战结束以来,印度人就一直在探讨这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再次和中国人发生战争,那么赢得胜利的可能性有多大。民族性格为这个貌似合理的猜测提供了一个怪异的答案,对于印度人来说,中国人依靠他们卑鄙下作的手段赢得了一次战争,不代表他们会再次取得胜利,当一亿印度人率领着九亿奴隶真正正视对手的时候,就是中国人失败的时候。

  这种思维,从战败之日就一直作祟,当然,作为印度人中比较罕见的,一些保持着清醒头脑的印度领导人来说,这或许只是为了填补内心不满的意淫,但是,当这股风潮在美国人的推动下,迅速泛滥时,那么,对中国人的反目,就已经成为议事日程上即将执行的计划之一。

  美国人的危机,给了这个计划一个执行的契机,是的,当美国总统将电话打到印度总理的案头时,后者终于在最后时刻失去了自己本来应该具备的理智。

  “先生,我们的舰队将会到达你指定的任何位置,我想,我们的合作必将开启中国人的地狱之旅。”印度总理说完这句话之后,放下手里的电话,而在他对面,此刻早已经等待多时的海军将领,在点点头之后,纷纷离开。

  与此同时,印度的一支特混舰队,已经在命令下离开港口,向印度洋方向驶去。

  谁控制了印度洋,谁就控制了亚洲——马汉简单的一句话,让印度洋成为了所有人眼中的焦点,而对于印度人来说,这个以他们国家命名的海洋,本来就应该是他们的囊中之物。但自从第二次中印战争的战败,让印度人的舰队只能航行在自己12海里的内海中,对于这个辽阔的大洋,更是无法染指。

  或许这也正是印度甘于受到美国人驱使,在这个敏感时期挑衅中国的原因之一,至少对于印度来说,抛开自大和自以为是,作为民族发展基本的野心,他们却是仍然具备的。而之前,秘密的替美国海军陆战队进行补给,也正是印度政客们施展野心的第一步。

  “我们离港的一天,就是中国人战败的那一天。”出航前,舰队指挥官向送行的国防部长保证道,后者欣慰点头的样子至今仍然在脑海里萦绕,而对于指挥官来说,许诺出口之后,则是如何完成它的问题。

  中国人封锁港口的消息早已经流传开来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