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阻击_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曙光在同一天得到了几个好消息和一个不好的消息,好消息就是上面同意了自己的计划,并且对因帕尔的精确打击让防守在里面的印度军队损失了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油料储备和相当数量的武器——分派出去的小分队引导巡航导弹将城里的机场,油库,弹药库统统炸了个遍。这让龟缩在城里的精锐第一装甲师和附属的准军事部队彻底失去了移动能力,因帕尔还是因帕尔,一城一地的得失完全不必追究,驻扎在城里和城外没什么区别,全歼敌人和囚禁敌人在某种意义上完全是相同的。

  虽然按照预定目标完成了任务,但是坏消息却让张曙光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刚刚得到消息,特种大队的副队长刚刚被确认已经牺牲,这是自中国军队自参战以来,在战场上损失的最高级别军官——少校。

  战争总是要有牺牲的,人们总是这样说,可是当牺牲的人是自己的同志时,仍然是那么让人心痛。看着手中的报告,张曙光知道,这次对印战争反映出了中国陆军相当多的问题,思想僵化,战术水平老套,进攻方式单一等等等等。

  这同时也为目前的中国军队提出了一个非常严峻问题,面对现代战争中的城市攻防战,中国军队要怎么做?

  当初我们嘲笑美国小心的进攻巴格达的时候,当我们嘲笑俄罗斯进攻格罗兹尼所受的巨大损失的时候,却没有想过当我们面对敌人的城市时,要怎么办?这次的战斗显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好的对照,精锐的重装甲军竟然在一个城市面前刹羽而归,虽然里面局限的事情太多,但是失败仍然是个不能否认的事实。

  如果印度装甲第一师与44军在广袤的平原上碰面,张曙光敢保证,只要一天的时间,44军就可以全歼装甲第一师。可是当敌人龟缩到城市后,44军立刻如同遇见刺猬的老虎一般,根本无从下嘴。

  中国军队对于城市攻防战的最近的实战经验是在79年的高平战役中,可是当时的情况与现在的情况简直大相径庭。

  当时根本就是放掉敌人的平民,然后把城市团团围住,最后架起大炮一顿乱轰,可是现在呢?情况和力量显然都不允许这么做,如果真的那样的话,首先就会是一场屠杀,而且也会引起周边国家的警惕和戒备。

  中国对于战争的局限实在是太明显了,为了不触怒周边的国家,中国似乎已经忘记了战争也是一种解决纷争的手段,而且是重要的手段。

  周围的国家对于中国的观点实在是很难改变,是啊,张曙光知道,虽然目前中国是个外表虚弱的巨人,可是在几百年前,这个巨人却曾经手拿大棒不断的威胁着四周的邻居。毕竟谁会相信当时的郑和下西洋仅仅是为了传播文化和做买卖呢?要知道当时他手上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