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8 五阿哥游南京_铁器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是什么好鸟。

  五阿哥和姜戌一行先来到馆驿下榻由于两国的外交关系并为确定所以朱由校不会急于接见他们而是由内阁、兵部、礼部联合出面接待满使鉴于目前两国的交战状态还没解除兵部安排了大批禁军守在馆驿周围既防止满清使节到处乱跑也阻止百姓们盲目的抗议示威冲击馆驿的行为。

  对于这次满清的出使明朝上下都很重视因为天下格局又生了变化清朝已经平定了蒙古的察哈尔部抽回了大量精锐的兵力并且将蒙古科尔沁部落的五万骑兵也拉了回来实力已经大大增强新帝登基惩处**减免赋税消除民族矛盾和西夏、朝鲜友好通商已经不是去年那个似乎一触即溃的满清了。

  现在的形势和南宋时期宋金长期对峙的局面很类似双方都虎视眈眈的想将对方一口吞下但是又都没有那个实力所以大家心照不宣的整天和谈谈来谈去的不过是互相摸底拖延时间等自己的实力积蓄够了再开阵仗。

  礼部负责具体的接待工作侯询认为我堂堂大明礼仪之邦不管对方是什么来头都要以礼相待而且要大礼款待才能彰显大国风范让尔等蛮夷知道天威所以对玄琪和姜戌并没有限制行动相反还派出礼部官员和随从护卫任由他们到处游走。

  五阿哥和姜戌好不容易到了江南自然要好好游玩一下他俩换上了方巾蓝衫在礼部官员和锦衣卫的陪同下游览久负盛名的秦淮风光当然骁骑营的官兵也换上了明朝的服饰跟随护卫。

  汉族文化博大精深满人入关以后大力的吸收汉文明管制礼制都师从明朝汉文化最达的地方就是江南作为汉学高手的玄琪和姜戌穿上汉族人衫学着南人的模样拿了把扇子在手里晃着倒也有几分江南才子的风韵尤其是玄琪模样生的俊俏的很在秦淮河边一走引得花楼上的姑娘们一阵阵的尖叫貌似比当年的江南四公子还要受欢迎。

  游了一阵子两人觉得和北京八大胡同差不多有些无趣于是沿着秦淮河继续向东出了东水关之后又一片建筑物正是名闻遐迩的东林书院五阿哥和姜戌相对一笑对陪伴的礼部官员说想进书院参观一下。

  东林书院原本位于无锡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当时为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嫡传高弟、知名学者杨时(号龟山)长期讲学之地。

  “东林书院”名称来历与杨时游庐山时所写

  “东林道上闲步”这诗有关。后来到了明朝中期被罢黜里居的顾宪成偕弟允成及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叶茂才、史孟麟、薛敷教、钱一本等人为继承杨时讲学遗志共同倡导仪捐款重建兴复。

  并相继主持其间聚众讲学。每年一大会每月一小会会期各三日。在讲习之余间或指陈时弊裁量人物锐意图新自称

  “东林人”引起朝野倾慕。当时海内学者多以东林为楷模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