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6章 纺织女王秦良玉_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崇祯八年,四月底。

  四川,石柱宣抚司,临近长江的青草坝镇。

  此地已平整出了一大片的场地,并在长江边修建了引水车与储水堤,且在水坝下方,借助水流驱动叶轮的力量,带动着一排数十台的纺织机械进行运转,再带动飞梭日夜不休的穿行,以每台纺织机相当于三百名织工的效率,织出大量蜀锦。

  且这些来自许家庄的水力纺织机,还具有可编程功能,只要把事先设计好的纹理、图案,编辑到计算机中,很快就能织出需要纹理和图案的面料,可以说是极其的先进。

  价格自然也十分恐怖,哪怕是以成本价购买,每台纺织机也需要2万银元。

  秦良玉一次性购买了五十台。

  但因为路途遥远,需要翻山越岭,运输费用居然都花了五十万银元。

  再加上一万台的缝纫机,每台成本价一百银元。

  以及配套的设备和零件。

  费尽千辛万苦的运到石柱境内后。

  秦良玉带着白杆兵在山西赚的那笔横财,也基本花的一分不剩。

  目的就是在石柱发展纺织与制衣业,为石柱百姓们带来一条活路,带来一条致富之路。

  那么一年多过去了,秦良玉的目的达到了么?石柱百姓们生活得到改善,摆脱贫困了么?

  短时间内脱贫自然是不太可能的。

  但状况确实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去年四月份,设备全部到位,引水车建好,储水堤修好后,石柱服饰公司宣告成立。

  五月份,制作出第一批50万件的衣物,优先解决了部分石柱百姓没衣服穿的问题(没错,就是穷到没衣服穿),赢得无数百姓的感恩戴德,生祠都立了上百座。

  六月份,制作出的第二批40万件成衣,因质量极好,款式时尚新颖,价格适中,这批成衣在成都销售一空,获得净利上万两。

  七月份,遭到棉花与蚕丝商人的集体抵制,采购不到原材料,只制作出成衣10万余件,然后陷入停产,甚至不得不想办法自己垦地种植棉花。

  八月份,危机继续,出现亏损。

  九月份,不得不找天下通银行贷款30万银元,渡过难关。

  十月份,新棉上市,依然买不到多少原料,只得向四川境内的经营蜀锦的利益集团妥协,同意了三项条件:一,石柱服饰公司生产的布料和服饰,不在四川境内销售;二,只能卖给许家庄,不得接其他商人的订单;三,要定期接受监督……为了生存,秦良玉不得不接受了这些屈辱的条款。

  十一月份,石柱服饰公司恢复了生产,当月制衣150万件,全部低价卖给了其他土司。

  十二月份,制衣100万件,但由于订单不足,出现大量积压,只得免费分给石柱的百姓,每人都分得了一两件。

  年底总结一番,发现今年盈利为零,只是让石柱的百姓们,过上了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