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7章 《华夏少年说》_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华夏,与天不老!壮哉我华夏少年,与国无疆!”

  听完这一段的内容。

  像是余音绕梁般。

  幽兰馆内静谧良久。

  “好,写得好,称得上一篇雄文,便是再过百年、千年,也必有这篇《少年说》一席之地!”

  南京留都礼部尚书钱谦益,打破沉默,忍不住拍手叫好。

  “虞山先生,您如此评价,若传扬出去,许家庄粗鄙无文之形象,将不攻自破,文章之道上,我们又输一城,再这么下去,我们将输无可输、败无可败了。”

  复社名士杨廷枢苦着脸道,现在已经有不少儒门士子叛变加入到‘许学’当中了,再这么败下去,儒门正统,还有活路么?

  “我们在大道之上已经败了,诗词文章败了,又如何不能接受?”

  钱谦益倒显得十分豁达道:“当务之急,不是要想着在诗词小道上挽回颜面,而是思索如何与‘许学’共处,如何改良儒学自身,建立新儒,不仅要重新获得竞争力,还要海纳百川,虚心学习,要从‘许家’身上吸纳优点,融会贯通,最佳之结果,是我们的新儒家,能与‘许学’融为一体,最终不分彼此,达成共赢。”

  这番言论一出。

  在场士绅都惊呆了,目光纷纷汇聚到他身上,虞山先生这番可称之为‘暴论’的言论,到底是什么意思?什么叫融为一体,不分彼此,这意思难道不是投降么?儒门正统,已经输到需要放弃抵抗,得主动改变自己,再寻求跟‘许学’融合么?

  “虞山先生,你老糊涂了,许家庄思想与我们格格不入,怎会有融合之可能?大明境内,两者势同水火,只能活下一个!”马上有人激进的说道。

  “钱牧斋,儒门道统尚未大损,你这么快就要降了么?”

  “虞山先生,不,钱谦益,我错看你了!”

  “诸位不要急,且听我细细道来。”

  钱谦益解释道:“我儒门道统传承两千余年,历经无数朝代更迭,遭遇危机无数,为何总是能化险为夷,流传至今,不是因为有强大之武力,是那些帝王将相,都必须用儒家、重儒家,不然必亡无疑……儒学乃稳固天下之思想,只要大明江山还在,儒家便永远都在。”

  “只是许家庄这个变数的出现,让我们儒门正统,在底层百姓们之中,有了严重衰微之危机,要想扭转这番颓势也简单,只要在我们的新儒学中,加入重商、重生产力、爱民养民等内容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