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0章_权臣本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年前最后一次朝会,在东堂。

  祖皇帝时,天子便常于东堂朔望听政,永贞九年,东堂发生过一次范围不大的密谋政变,虽很快平息下去,然这足以在天子心中留下阴霾,遂仍移太极殿正殿举行廷议。

  自先帝始,才又渐渐恢复这一旧制。

  英奴前几日终于等到成去非的《时议书》,当真是文如其人,格调高古,文风质朴无华,虽纵横捭阖,然结构绝不松散,有的放矢,辟理深刻,成去非这些年的政论文,他是一篇不落地读完了,此篇可谓集大成者,思维缜密,布局精妙,尽显大家之风。

  今日主题,自然也就是评尚书令奏事了。

  八坐丞郎、令仆尚书等一众四品以上官员,基本都到齐,分坐两边。

  诸臣礼毕,英奴扫视一圈,淡淡开了口:“前日,尚书令给朕上了道折子,言土断等事,以解西北之困,朕看了,有所感触,西北边患,由来已久,是悬在建康头上的一把利刃呐!”

  言罢示意内侍官捧了折子,立于御前,平平稳稳读了起来。

  坐中诸臣自然也不是第一次见识成去非的文章,更有乌衣巷众人早先得了口风,此刻面上都还沉静,英奴从容看着众人,他们这些人,心思各异,肚子里早不知酿着什么风暴,便耐心等着谁来打头阵。

  折子越读到最后,众人便越能咂摸清成去非的意图,终开始窃窃私语,低议起来。

  待内侍官那尖亮的嗓音收了尾,坐间一片寂寂,众人都仰望着上头的天子,英奴也不说话,同大臣们默然对峙着。

  总得有人来打破僵局。

  中书令张蕴持笏道:“我朝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士族高卑,今宜一拟古制,以土断定,增府库之资,尚书令所言不虚。”

  一侧顾曙接道:“今上,土断之计,依当下情势,势在必行,如今,即便是四境晏如,烽燧不举,且仓廪虚耗,帑藏空匮,一旦王师岁动,日用不给,安能外御异族?上则府库殚之,下则民力穷悴,日久必生祸端。”

  看来还都是明白人,英奴不无满意地四下看了看,当初祖皇帝江东草创,豪族并兼,不得已睁只眼闭只眼罢了,如今府库空虚,民无定本,伤治为深,活水才能养鱼,世家们倘真明白这个道理,就不该阻拦土断。

  这边尚书八座都在,依次排开就在成去非身后,举目望去,清一水的少壮派,那一头则是一众三朝老臣,其中几人已然行将就木的模样,不过是年轻人的未来罢了。

  “君子当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老臣且问尚书令一句,可知天命为何?”颤巍巍出来说话的是左光禄大夫,也就是故去太尉温济之的从兄温兴。

  温兴较太尉还要大上数岁,气色仍佳,两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